截止2015年10月深圳房价全国第一 上海第二 广州第三杭州第四 楼市是有脉搏的,一座城市楼市的起伏,同城市的发展节奏密切相关。从数据找规律,先看以下整理数据表: 为了更能说明问题和增强可比性,这里采用的都是市区数据,不包括代管县市的。部分城市统计范围不包括新改区的县市。 截止2015年10月底长三角 珠三角主要城市 楼市对照数据表 首先按照2015年10月房价高低次序,列出表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排名(万元均价以上城市): 1、深圳(4万);2、上海(3.6万);3、广州(1.7万);4、杭州(1.6万);5、南京(1.45万);6、珠海(1.36万);7、苏州(1.31万);8、宁波(1.202万)。 2010年10月房价排位: 1、杭州(2.51万);2、深圳(2.49万);3、上海(2.33万);4、广州(1.457万);5、宁波(1.38万); 6、南京(1.2万);7、珠海(1.02万)。 排名的变化似乎很有点无厘头,你还会认为能简单说房价代表着城市竞争力吗? 事实上,如果说2010年及之前的楼市,是刚需、投资、投机一拥而上的短缺浮躁时代,那么五年后的楼市,已经是一个告别短缺、刚需主导、供求节奏为王、发展模式引领的新经济时代。楼市的脉搏有了清晰的规律可循。 简而言之,哪座城市(1)资源配置优越,产业能级高,能创造充沛的中高端就业(2)能吸引来充裕的人口和人才,导入足够的刚性需求(3)土地和住宅供应有度,不存在过量库存。 我们说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的城市,就是一个很好把握发展节奏的城市,楼市的繁荣也就如滔滔江河,无法阻挡。而某些城市正是由于上述资源、需求、供应其中一个条件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该强不强”的现象。 一句话,城市的发展节奏把握得当与否,决定着楼市的高低起伏。让我们来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 深圳房价 2015年的深圳房价,扶摇直上。深圳特区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扶持自不必说,北有青山、南凭碧海的上佳风水环境也不必说,产业升级转型方面,一众媒体已替深圳做了形象代言,事实上富士康北上迁移、众多电子加工企业自发搬迁到近邻东莞,很好地帮深圳完成了腾笼换鸟,引入了更高层次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结构优化,带动了广泛的中高端就业。 人口是跟着就业走的,深圳官方1078万常住人口的数字很可能还嫌保守,实际上近2000万人(虽然大多数没有深圳户籍)涌入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定居的需求能不高涨吗?地窄人稠的背景下,更严酷的现实是深圳没地了,除去山岭,开发用地增长几乎已到极限,3万套的新建住宅存量仅够半年消化,僧众多而粥稀少,房价能不“爆发”吗? 长远看来,或许真的如民间智囊所言,只有并莞、惠扩城才能平衡剧烈的供求矛盾,让真正的人才乃至服务阶层的广大人口都不为安居所困。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