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国际非执业实体NPE 美法院控告国产手机广商侵权 2015年11月19日,一家名为 BlueSpike 的 NPE 将小米诉至美国东德州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指责小米通过 Tomtop 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 另据媒体报道,2015年11月18日 BlueSpike 以同一个专利在同一个法院控告华为侵权。 按照过往经验,伴随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布局美国市场的步伐不断提速,自然会有越来越多 NPE 把小米、华为等当作攻击的“靶心”,那么,怀揣“美梦”的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到底该如何应对来自 NPE 的专利侵权诉讼“围剿”? 这是 BlueSpike 声称持有的美国专利数量与小米已获得授权的中国专利数量之比。单纯从数据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似乎很大,而小米持有的专利规模要远大于 BlueSpike。不过,BlueSpike 却将小米起诉至美国法院,指责小米涉嫌侵犯其专利权。 NPE BlueSpike 小米专利对比 NPE 诉讼策略 众所周知,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较强的地域或国别属性。简单说,只有产品进入一国市场,才可能发生侵犯该国特定权利人知识产权的可能。 而所谓 NPE,是英文 Non-Practicing Entity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 “非专利实施实体” 或 “非生产专利实体”。简单说,NPE是指代那些拥有专利但不从事专利产品生产的机构。 最常见的NPE应该算是科研机构,当然,还有一些NPE主要以专利授权许可为其主要盈利模式,同时以发起专利诉讼作为主要促成合作手段。 而作为一家 NPE,BlueSpike 对外宣称拥有 98 项专利,主要集中在 “数据安全、深度检测、软件签名” 等诸多领域。 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5 年 12 月 1 日,BlueSpike 的专利检索量为 47 件,小米手机的专利检索量为 5 件。 显然,仅从专利持有数量来看,BlueSpike 并不算一家大型的 NPE 机构。但是,与小米相比,其专利规模优势还是比较领先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 NPE 机构,其以专利许可为核心业务,并不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势必增加了小米与其谈判合作的难度。 而从发起的专利诉讼来看,BlueSpike 确实一家久经沙场的老手。比如,在 2012 年至 2013 年间,不到两年时间,BlueSpike 曾以其持有的四项与信号提取(signal abstracting)相关的专利,前后在德州联邦地院提起超过 70 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被告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 Google、Yahoo、Adobe 等公司。 根据一份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从 2001 年到 2011 的十年之内,在美国内被 NPE 发起诉讼的企业从 11 家激增到 336 家。 而 Patent Freedom 2014 年所作的统计显示,被 NPE 起诉的对象高达 50% 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 事实上,大多数 NPE 机构多采取 “冒头就打” 的策略,通常会把知名公司列为靶心,有的会先发送侵权警告函,促使双方谈判,如果对方不予理会则会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有的则跳过通知,直接发起专利诉讼。 黑莓曾赔偿 6亿美金 谈及NPE与实业公司之间的专利侵权纠纷,最著名的案例应该是发生在 2000 年至 2006 年间的黑莓手机被诉无线接收邮件专利侵权案。 当时,生产黑莓手机的(全称 “Research in Motion”)RIM 公司被一家名为 NTP 公司的 NPE 机构诉至美国弗吉尼亚东区联邦地区法院。 事实上,NTP 公司也是一家小型 NPE 机构,其持有的专利仅有 25 件。但是,这家公司最终让黑莓支付了高达 6.12 亿美金的和解费用。 那么,这家小公司是如何让当时鼎鼎大名的黑莓手机付出了堪称天价的和解费用呢?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该公司持有的专利含金量高;其二,黑莓历经6年还是无法赢得诉讼。 在该案中,NTP 公司诉黑莓手机侵权的专利为 “整合既存电子邮件系统(网络线系统,wireline systems)与广播频率(RF)无线通信网络” 的系统科技,通过该技术可让手机用户通过无线网络接收电子邮件。 值得一提的是,NTP 公司当时没有任何员工,而且诉争专利也非 NTP 公司直接发明。只不过,与电子邮件系统相关的 5 件美国专利后来都转至 NTP 公司名下。 2000年,NTP 公司向 RIM 公司发出警告信函,索取授权金,RIM 公司没有响应,随后,2001 年 11 月 13 日, NTP 公司将 RIM 公司诉至法院,声称黑莓手机侵犯了其 5 项专利中的 40 个系统请求项和方法请求项。 案件审理过程中,针对 14 件请求是否构成侵权,曾进入陪审团审理环节。陪审团于 2002 年 11 月 21 日作出裁决,认定 RIM 公司构成侵权,应赔偿约 2300 万美金。但 RIM 公司不服,要求法院直接判决,法院于 2003 年 8 月 5 日作出判决,认定 RIM 公司侵权,需支付约 5300 万赔偿金。 对此,RIM 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判决,部分维持地区法院判决。此后,RIM 公司试图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拒绝受理其案件。 专利诉讼期间,RIM 公司也在通过申请专利无效试图“釜底抽薪”。但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判决后,专利商标局才作出认定,认为该案专利全部无效。而 NTP 公司明确表示不服,将对专利无效认定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诉讼。 至此,黑莓手机已基本穷尽了所有法律救济手段。迫不得已,RIM 公司与 NTP 公司开始和解谈判,并于 2006 年达成和解,最终的和解费用高达 6.12 亿美金。包括:支付侵权的损害赔偿费用和未来永久使用的许可费用。 NPE 差别 在美国,包括苹果、三星、HTC 等在内的诸多知名企业,常常成为 NPE 机构发起的专利诉讼被告。 2015 年 2 月 25 日,在 Apple Watch 以及新 Macbook 发布会前夕,苹果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决侵犯了 Smart flash 所拥有的三项专利,必须支付其 5 亿多美元的赔偿金。与此同时,这家名为 Smart flash 的 NPE 机构也将三星、谷歌、HTC 起诉至法院。 显然,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进军美国市场,面临的最大诉讼压力未必是来自同业竞争对手,而更多是 NPE 机构。那么,磨刀霍霍欲抢滩美国的小米、华为等,该如何应对来自NPE的“围剿”? 一般来说,根据NPE的运作模式或诉求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研究型NPE机构,主要以科研机构为主,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侧重于科技创新,比如一些高校或科研院所; 2)营利性NPE机构,主要通过许可授权或诉讼获得收入,由于自己不从事商品生产,不担心被诉也无专利交叉许可需求,比如高智公司,以及前文提到的BlueSpike、NTP、Smartflash等; 3)联盟型NPE机构,此类NPE相当于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联盟机构,通过汇集成员专利或购买专利,方便成员使用,比如美国专利公司RPX(Rational Patent Exchange)。 由于不同NPE机构的诉求不同,面对来自NPE机构发起的专利诉讼,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首先,对于研究型NPE机构,应该加强合作。通过项目资助等方式,提早获得一些前瞻性技术专利的许可授权; 其次,对于联盟型NPE机构,可选择性加入。则需要根据自身的专利积累情况,结合所处行业的特点,选择加入一些NPE机构,通过支付少量的费用,获得大量的专利授权许可使用。 最后,对于营利性 NPE 机构,则需多加小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投资或入股的方式,掌握一定的NPE机构资源,藉此可以遏制竞争对手。而一旦被此类机构起诉,则需要综合考虑通过投资、谈判、诉讼以及无效认定等手段,有效化解一些风险。 对于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想好了要抢滩美国市场,也必须有全面的应对 NPE 机构策略,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为名所累,成为各路 NPE 机构争相起诉的对象,而一旦陷入诉讼泥潭中,漫长的诉讼周期以及高额的赔偿费用,都有可能把自己拖垮。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