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及未来机器人价格每年下降30% 使用密度 人工成本增3倍 中国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了3倍,但工人劳动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年平均增幅达15%,而机器人价格则每年下降30%。 中国先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然后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使用国。机器人的崛起构成了中国某些工种被替代的隐忧。而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表示,机器人能把人从简单枯燥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他们从事更有创造力的工作。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老龄化加速、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中国国家战略等因素推动,中国先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然后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使用国,目前中国的机器人正在崛起,机器人在给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让一部分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
01、打败美国,中国机器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昨日中国机器人“行者一号”机器人持续行走134.03公里,最终打破四足式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不仅打破了美国机器人此前保持的记录,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崛起。机器人的崛起构成了中国某些工种被替代的隐忧。 02、中国成世界最大机器人使用国。 中国的机器人兴起是从购买开始,2013年中国购买机器人数量超过3.6万台,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买家。CNN Money近日报道称,中国2014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机器人使用国。 03、国产机器人崛起。 中国现在有420家机器人公司,同时正在建造和已经运营的机器人工业园区超过30个。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2013年中国大约售出3.7万台机器人,将近3/4都是国外制造的。国产机器人数量上升两倍至大约1万台,有望实现中央政府要求在2015年之前国内品牌占销售量1/3的目标。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称,随着汽车和电子产品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到2017年,中国工厂里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在机器人使用密度上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制造行业中每万名工人仅对应30台机器人,韩国的这个指标是437台,日本是323台,德国和美国分别是282台和152台。这就意味着机器人在中国的崛起只是刚刚开始。 二、崛起的原因 机器人之所以在中国崛起,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01、老龄化加剧。 CNN报道称,中国的适龄工作人口2014年下降370万人。《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4)》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深度快于其他国家,从进入老龄社会到深度老龄社会的时间比美国快40年,这与我国长期执行一孩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迅速现代化导致低生育率有关。 02、工资水平太高。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令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更加迫切。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了3倍,年平均增幅达15%,而机器人价格则每年下降30%。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这么短时间内爆发出对机器人如此大的需求。中国制造商面临不断上升的拉动力成本,也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机器人。富士康此前宣布了一项3年购买100万台机器人的计划。此外,该公司位于成都的一家工厂已经实现了全部由机器人操作。 03、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2011-2015年的五年计划中,中国明确将机器人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目标是打造4-5家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达到13000台机器人的年生产目标,按 10~30 万/台,年产值 13~40多个亿。受这些因素影响,中国无论在机器人制造还是在机器人使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三、崛起的影响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自动化已经对中国工厂里的就业岗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95年到2002年,约有1600万工厂工作岗位消失,大约占中国制造业岗位总数的15%。这一趋势还将加速。中国工厂里的工作岗位消失的速度,可能将比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还要快。 一项分析显示,已有足足43%的中国员工认为,自己的教育程度高于当前职位所需。随着软件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岗位,特别是入门岗位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那些希望提升技能的员工找工作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网站发布机器人正在替代的12种工作岗位。据彭博社援引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在未来10到20年内,机器人将替代美国有一半的劳动力。大约有700多种工种正在面临电脑自动化的威胁。其中记者、出租车司机、律师及律师助理、安保人员、零售人员、甚至音乐家和歌手都受到智能化机器人的威胁。 机器人兴起是对人的解放还是一种迫害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但是数据显示,德国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失业率却几乎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这也有力地证明了自动化与就业并不矛盾。 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巴荣赛利表示,机器人能把人从简单枯燥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他们从事更有创造力的工作。因此机器人在夺走人类工作岗位的同时,也给人类一个开发创造力的机会。在面对机器人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慌张。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