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急于求成的中国企业原罪 抄袭 价格战 过度营销 没底线 过度营销 吹牛能拉动中国经济吗?能! 某卖煎饼果子的人说:“未来6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年销售超过1亿的煎饼果子品牌,目标100亿”!某个在牛腩餐厅里薰着精油搞先锋戏剧的专栏作家,据说估值达到了4亿元;某几个写代码的屌丝弄了家肉夹馍店,因为开业第一天就卖掉2000个馍就准备开连锁旗舰店,据说曾有投资人给其公司估值4000万进行投资。 其实这个名单还很长,你看他们来动了中国多少GDP?煎饼果子、肉夹馍、牛腩、情趣用品等等,这就是时下中国最流行的产品。 这帮人以制造一鸣惊人、火爆传播为宗旨和目的,结果产品是没做起来,有的还散伙了,但人倒是出名了。到最后呢?做餐厅成了励志培训课去了,做情趣用品的去做代言了,还有的去写励志书去了,实在是一团乱遭。最可怕的是:他们的成功正在被无数人效仿,这就是时下中国人的创业心态。 虽然是虚张声势,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只要能获利,就会有人去追随。说句良心话,目前中国真正沉下心来去做产品的人都已经很少了,更不要说去追求创新和超越。中国人在一起讨论项目,也很少以“创新”作为关键词,开口闭口都是“市场”。 价格战 用低价抢占市场,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大常用手段。要是问:中国制造业“价格战”的主战场在哪里?肯定就是电子商务行业莫属了,以淘宝、天猫、京东等等为代表,所以电子商务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 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次价格大战爆发于2012年,那一年的京东价格战,苏宁、国美、天猫全部都加入其中。直到现在电商行业一触即开战的状态一直在持续,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也已经数不胜数。其中电商每年一度的狂欢节——“双11”,其本质也是一场价格战:同一个平台的商家与商家搞价格战、平台于平台之间也在搞价格战。 放眼四顾,如今的电商已经完全陷入到了一种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的局面。后来流行的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哪里火就去哪里,什么热门就干什么,用免费拉人气、,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 暮然回首,我没发现有中国有任何产品上的的创新是被“价格战”所推动的。企业做产品只注重成本,一没附加值,二又不创新,制造能力怎么进步? 很多人会说,打价格战我们当然欢迎,最终得到实惠的还是消费者。关键问题是跟价格战伴随的必然是产品的减配,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抄袭 某手机公司,堪称中国制造业“明星公司”,成立仅四年已经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六强之一。该公司确实在不走寻常路,他的产品规划被外界封为抄袭的“集大成者”,干一行抄一行。 但随着该公司向全球扩张,其专利缺失的弱点开始显现,并在海外招致诉讼,其全球扩张因此被迫放缓。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设备部门研究总监尼尔·沙哈(NeilShah)表示:“其他国家的专利公司现在将会以印度市场的事件为例,在其它市场中盯这家公司。”该公司在中国本土实现的快速增长将很难复制到海外市场。 而且,根据斯坦福大学知识产权法教授MarkLemley的调查,过去几年美国的智能手机专利诉讼费用超过了10亿美元,注意这只是法律费用,并不包括败拖诉后的赔偿。如果失去了中国专利保护薄弱的环境,谷歌,苹果等可以通过专利诉讼把该公司告垮。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抄袭模式确实使中国制造驶上了一条快速轨道,该公司计划,2015年售出1亿部手机。追捧它的不仅是民众,还有一大波制造业、快消品企业、互联网企业。 与其说中国企业追捧的是该公司的所谓“模式”,不如说追捧的是一种“复制金钱”的狂热!与其说中国民众追评的是一种“互联网思维”,不然说追捧的也是一种“快速成功”的模式!中国人对于企业的意识依然停留在赚一把就走的阶段。 该手机公司之所以发展迅速,被推向“中国制造”的神坛,走向世界。是因为它善于借势、善于整合供应链和销售渠道,懂得“用户体验至上”的道理,这一点是值得传统企业所学习的。 但是,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有一个核心任务:那就是利用互联网感知大众的消费需求,解读这种消费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工业语言(产品)表达(生产)出来,这就是一个未来企业的符合和特征,也是未来工业的知识经济。 工业4.0是工业跟信息产业的结合,互联网开始介入工业,但介入并不等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由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来衡量的,所有的成果必须转化成自己独有的产品体系,这才是人类工业本质上的进步。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德云社区 整理,原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