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产业大转移5.04.03.02.01.0工业革命4.03.02.01.0之间关系
2016年全球产业大转移5.04.03.02.01.0工业革命4.03.02.01.0之间关系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发展周期,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难以盈利甚至生存艰难,压力越来越大。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到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而每次产业大转移的背后,随政治因素外,是科技进步的推动,特别目前正在进行的第5次产业大转移。
注意: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成本与市场环境,每次产业转移都是从高成本、狭小市场,向具更低成本及更大市场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而不论其国家是否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据德云社区各合作公司实测,工业4.0 (又称:工业革命4.0) 理念,可全局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 20-50%,局部提高公司部门运作效率 100-300%。但要部署一整套数字化管理系统,及进行理念、操作培训,大概需要时间1-2年,费用不高,可以接受。总体营业额在1000万至2000万以上的企业,可充分发挥工业4.0的所有效能,低于此营业额的公司也可局部部署,相比前者,提高效率有时还会更明显。
第一次产业大转移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当时的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它需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开辟广阔市场。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1.0是机械制造时代,时间大概是 18 世纪 60年代至 19世纪中期,就是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革命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3次产业大转移初。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因为有了电力,所以才进入了由继电器、电气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生产的年代。这次的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高效新模式。
第二次产业大转移20世纪5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美国为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实施产业大转移。
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形成了"特需经济",不仅加快了美国对日本产业转移的步伐,也优化了所转移产业的结构,成就了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发展,让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成为了新"世界工厂"。
第三次产业大转移当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遇到了当年英国同样的困惑:资源不足,且市场狭小。
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亚洲四小龙"成为新"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即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当然,包括第4次产业大转移。在升级工业革命2.0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再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良品率分工合作、机械设备寿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此阶段,工厂大量采用由 PC、PLC/单片机等真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第四次产业大转移
随时时间的推移,"亚洲四小龙"也出现了英国、日本同样的现象,面临着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的问题,随着它们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环境。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正好提供了这种机遇。这使得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都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让中国成为新"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而日本则从90年代开始步入所谓的"20年衰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重要输出国。当"亚洲四小龙"、中国等在技术等各方面追赶上来,挤压了日本产业的发展空间,使日本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第五次产业大转移这次产业转移开始于2012年(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产业大转移规律,将持续20到30年甚至更长远。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从1992年到2002年,使得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
但2003年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追求技术的精进,开始向围绕房地产展开的高耗能低端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最赚钱行业,宝贵的资源和人才从制造业密集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不仅造成钢铁、水泥等低端产业的严重过剩,也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人关掉工厂加入到炒房队列 —— 做工厂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挣钱多,就是最明确的价值指引信号。
中国指数研究院2016年9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9月12日至9月18日,40个主要城市中,土地推出量环比增加7%,成交量环比增加16%,出让金环比增加88%,楼面均价环比上涨26%,其中,北京商品住宅新开盘成交16.8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4.30%。重点监测的房企共拿地13宗,总出让金约230.95亿元,其中,2016年9月12日金茂以49.95亿元的总代价拿下无锡滨湖地块,刷新无锡总价纪录。此外,2016年9月房价上涨的状况已经从一线城市的第一波,蔓延至苏州合肥厦门南京第二波,眼下杭州、郑州、成都和无锡正在掀起第三波抢购潮。目前,全球前12大高房价城市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占了4席。
这使得中国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各成本要素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与此同时,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 《高技术战略2020》,即工业4.0 (又称:工业革命4.0),业4.0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应用,打通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使数字科技与工业产品及物流互通,从而进行智能生产。
2013 年 12 月 12 日,美国白宫召开了第一次 CPS 成员会议。李杰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他们要讨论的事情,与德国的工业 4.0 其实是一样的内容。虽然德国先提出了概念,但他们刚刚起步、着手转型,而美国一直在做以 CPS 为概念的先进制造。或许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德国也于2013 年10 月邀请李杰教授前往分享他们在美国的成功案例。
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公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 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美国为首的3D打印、工业4.0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需求,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且这种输出是双路线的: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在2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可知道我们正面临的挑战。
http://forum.digits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1605/19/132155fevczeyds5e5y1wy.jpg
请关注 "德云社区" 及其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资讯
参考:
2016年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下的企业新布局新理念 未来新趋势
工业 1.0、2.0、3.0、4.0 概念简介
2016年9月大数据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使你更穷 加剧贫富差距
2016年9月德银全球10亿廉价劳动力消失 告别1980年35年经济繁荣
版权声明:
本文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归 德云社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页:
[1]